找到相关内容30篇,用时11毫秒. ·把佛教导航设为主页
  • 试论顿悟与渐修

    就更应该学神秀大师之渐修法门。学法、持戒、上殿、过堂、坐香、出坡等到本份事。但也不否认有一类如六祖一闻经语,心即开悟者,既然要学渐修,最好有个明确的渐次。如经中佛对普眼菩萨说[17]:“善哉善哉!汝等...的渐修之法。因此神秀大师他是菩萨示现凡人的思想来教导末法根机浅溥,业障深重之众生,不能好高骛远,当脚踏实地逐步而修;故示现渐修法门。所以说:神秀大师的证悟非我等能测。经文中说:大师共用了四天十三次方才...

    智清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07124949719.html
  • 《华严经》普贤行愿思想之研究

        用。因为定、通实在是难以思维,那是属于智慧的极致;因     为智慧的层次是玄奥宏广,所以必须受之以十忍品。因此在     这里普眼菩萨就问 卢遮那佛,至底普贤菩萨如何发展他的    ...  其广大精微,可谓为旁通融贯、互偏相资、重重无尽的事事      无碍法界,这是普贤菩萨广大行愿所总汇而成的广大果德结      成普贤三昧,并以此庄严 卢遮那佛的圆满果德。所以普贤     ...

    杨政河

    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06322644311.html
  • 《华严经》导读

    演说甚深的十地法门行相(《十地品》第二十六)。  第七会,佛在普光明殿,普眼菩萨向佛问普贤菩萨三昧所修的妙行,佛教他自请普贤菩萨宣说。这时大众希望见到普贤菩萨并殷勤顶礼,普贤菩萨才以神力出现,向众广说... 《华严经》,具名《大方广佛华严经》,是佛成道后在菩提场等处,藉普贤、文殊诸大菩萨显示佛陀的因行果德如杂华庄严,广大圆满、无尽无碍妙旨的要典。 大方广佛华严经,大,即包含之义;方,即轨范之义;...

    不详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06542547177.html
  • 华严经普贤行愿思想之研究

    因为智慧的层次是玄奥宏广,所以必须受之以十忍品。因此在这里普眼菩萨就问毗卢遮那佛,至底普贤菩萨如何发展他的三昧法门?于是普贤菩萨就阐释“十种三昧妙法、十种无所不在的超自然力,以及藉著佛法来克服所有幻象时...华严经普贤行愿思想之研究  杨政河  p. 96  提 要:  华严经是文文契意、句句冥心、最为圆融的浩瀚教海,其广大精微,可谓为旁通融贯、互偏相资、重重无尽的事事无碍法界,这是普贤菩萨广大行愿所...

    杨政河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06561647456.html
  • 佛教中关于心法的论述

    心念活动的物质基础,在《大方广圆觉修多罗了义经》中佛对普眼菩萨说:   四缘假合。妄有六根。六根四大。中外合成。妄有缘气。于中积聚似有缘相假名为心。善男子。此虚妄心若无六尘则不能有。四大分解无尘可得。...意识活动究竟依托于哪一部位,恐怕到现在也没有定论。即便是在佛经中,也根据不同的情况而有不同的理论,在《大智度论》中,述及假名心者,初住的地方是我们的肉心。而在《大佛顶诸菩萨万行首愣严经》中,通过佛陀与...

    不详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07194150658.html
  • 《华严经》、华严宗与禅宗思想(2)

    假名。二事对治,都无实体。穷其根本,一切皆空。……推真真无相,穷妄妄无形。返观推穷心,知心亦假名。会道亦如此,到头亦只宁。”《五灯》卷2《本净》《华严经》世尊告普眼菩萨:“普眼,幻中幻相,尚不可说,...彼岸。着僧伽梨,当愿众生:入第一位,得不动法。手执杨枝,当愿众生:皆得妙法,究竟清净。嚼杨枝时,当愿众生:其心调净,噬诸烦恼。   菩萨见到欢乐、苦恼、无病、疾病、端正、丑陋、报恩、背恩等纷纭的众生相...

    不详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07351852654.html
  • 法藏碎金(2)

    境,其光圆满,得无憎爱。何以故,光体无二,无憎爱故。(普眼菩萨章)   善男子:有照有觉,俱名障碍。是故菩萨常觉不住,照与照者,同时寂灭。譬如有人,自断其首,首已断故,无能断者。则以碍心,自灭诸碍,...  《大方广佛严经》  尔时观自在菩萨遥见善财告言……善男子:我修此大悲行门,愿常救护一切众生,愿一切众生离险道怖,离热恼怖,离迷惑怖,离于死怖,离大众怖,离恶趣怖,离黑暗怖,离迁移怖,离爱别怖,...

    不详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07541253935.html
  • 澈见本心问答集(2)

    其实际上修证次第却在普眼菩萨品中依“幻身”“幻心”“幻智”“幻灭”四个层次,次第除灭而所立足的不思议境界,在圆觉经中,虽然不建立十地次第,但站在修行者的立场上,还是因为“所知障”的障碍,而使顿现的不...就要求连动精神外遇的念头都不许可,因为他们的时空观更深远。原始佛教虽然要化成行动才算犯戒,但是累积在心中,早晚会现行。所以,菩萨戒也就要求更为严格,不能动精神外遇的念头,因为既然最后早晚都会现行,那...

    吴耀宗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15303656671.html
  • 澈见本心问答集(4)

    菩萨,圆觉经中十二大菩萨皆是为末世众生问法于世尊的,所以此三法是为末世众生而说的。圆觉经曰:“尔时,世尊告普眼菩萨言:善哉!善哉!善男子!汝等乃能为诸菩萨及末世众生,问于如来修行渐次,思惟住持,乃至...此幻法而得出离。单说佛境界,空境界,一境界,非众生境界,众生何得出离?众生皆有佛性,但众生毕竟非佛。欲令众生入佛之知见,乃十方诸佛出世之一大因缘。故教菩萨法乃大乘经法,一乘法之别名。   答:在我等...

    吴耀宗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15303756673.html
  • 读《华严经》记

    大海十相,及以十种宝比喻菩萨修行十地之功德,及所修十地究竟即成就如来一切智智。  第七重会普光明殿会,佛放眉间光、口光,如来为会主,入刹那际三昧,说十一品共十三卷经。一,《十定品》,佛在普光明殿,普眼菩萨问佛普贤菩萨行愿,佛告普眼自己请普贤菩萨宣说。但普眼与在会诸菩萨众不能得见,佛又告普眼顶礼求请,经佛教诲也再求请,乃见普贤菩萨。尔时如来自说十大三昧功德,佛又告普贤菩萨为诸菩萨宣说十大三昧,普贤...

    刘 峰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16515261533.html
上一页123下一页